第四章
第一节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utogeneic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适应症
恶性血液病
•急性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淋巴瘤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
疮
•系统性硬化
•类风湿关节炎
•炎性肠病
•1型糖尿病
实体瘤
•乳腺癌
•软组织肉瘤
•肺癌
•卵巢癌
auto-H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1 移植前治疗
2 移植前评估
3
4
5
动员与采集
预处理方案
移植后巩固 /维持治疗
移植前的诱导治疗
•诱导治疗3-4个周期后进行;
•尽可能选择不损伤造血干细胞的方案,如
硼替佐米+地塞米松
雷那度胺+地塞米松
硼替佐米+雷那度胺 +地塞米松
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
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
硼替佐米+沙利度胺 +地塞米松等
移植前评估
1、疾病的评估:疾病分型,分期,预后分层,
疗效评估。
2、患者身体状况的评估:年龄,体重 /IBW%,
心脏功能,肺功能,肝功能,肾功能。
疾病分型
•根据异常增殖的免疫球蛋白,多发性骨髓
瘤可分为: IgG,IgA,IgM,IgD,IgE,
轻链型,双克隆型和不分泌型,进一步根
据轻链的不同,又分为 κ和λ型。
疾病分期
Durie-Salmon分期体系
国际分期体系( ISS)和修订
的国际分期体系 (R-ISS)
危险度分层
m-SMART(梅奥骨髓瘤分层及风险调整治疗)的 危险分层
疗效评估
2016 IMWG的疗效标准
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 sCR)
完全缓解( CR)
非常好的部分缓解 (VGPR)
部分缓解(PR)
微小缓解(MR)
疾病稳定(SD)
疾病进展(PD)
动员与采集
•动员:环磷酰胺( 2-4g/m
2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采集:MNC>5×10
8
/kg,CD34+>2×10
6
/kg。对于
移植候选者建议采集足够两次移植的干细胞数量。
•冻存:加入 10%的DMSO后低温保存,储存温度
为-80 ~-196 ℃
预处理方案
•马法兰(melphalan)200mg/m
2
是目前标准的预
处理方案。
•轻度肾功能不全或高龄患者可适量减少马法兰用
量。
•预处理方案中加入硼替佐米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但给药方案及何种患者可受益目前还在探讨中。
移植后治疗
巩固治疗: ASCT后未达CR以上疗效的患者,
建议原诱导方案巩固 2 ~4个疗程。
维持治疗:可延长疗效持续时间及无进展生存时
间。雷那度胺, 硼替佐米 或沙利度胺单药或联合
糖皮质激素。
参考文献
1.《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 2017年修订) 》
2.《NCCN Guidelines Version 3.2018Multiple
Myeloma 》
3.《实用造血干细胞移植 》
4.1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_20190808_114009.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