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5 年 12 月第 50 卷第 12 期 Chin J Obstet Gynecol,December 2015, Vol. 50, No. 12 · 881 ·
·临床指南 ·
宫腔粘连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
宫腔粘连 (intrauterine adhesions, IUA)是妇科常
见、对生育功能严重危害并且治疗效果较差的宫腔
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生殖生理及身心健康。继
1894年首次发表 IUA的文献报道之后, 1948年,
Asherman详细描述了 29例流产或产后刮宫所致
IUA病例,并将其定义为“损伤性闭经 (traumatical
amenorrhea)”,又称为Asherman综合征。目前, IUA
在我国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并且随着宫腔手术的增
加呈逐年增长趋势。文献报道,多次人工流产、刮
宫所致的 IUA发生率高达 25%~30%
[1]
,已经成为
月经量减少、继发不孕的主要原因。目前,针对重
度IUA尚无有效恢复生育功能和月经生理的治疗
方法;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 TCRA)后再粘连率高达 62.5%
[2]
,妊娠
成功率仅 22.5%~33.3%
[3-4]
。
由于国内对 IUA研究的资料有限,缺乏大样本
量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证据,本共识参考 2010年
美国妇科腹腔镜医师协会(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Gynecological Laparoscopists, AAGL)发 布 的 关 于
IUA的临床指南
[5]
,结合我国的具体临床实践,参照
加 拿 大 预 防 保 健 服 务 专 责 小 组( Canadian Task
Force on Preventive Health Care)
[6]
及美国预防保健
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7]
制定的
循证医学证据等级,对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治疗方法
进行归纳总结。随着临床诊疗方法的提高和循证
医学证据的完善,本共识也将不断修订更新。
本共识中标出的证据等级及推荐等级如下:
(1)证据等级: Ⅰ:证据至少来自 1个高质量的随机
对照研究或荟萃分析; Ⅱa:证据至少来自 1个设计
严谨的非随机对照研究; Ⅱb:证据至少来自 1个设
计良好的队列研究(前瞻性或回顾性)或病例对照
研究,并且是 1个以上研究中心的数据; Ⅱc:证据
至少来自 1个设计良好的非试验性描述研究,如相
关性分析研究、比较性分析研究或病例报告; Ⅲ:基
于专家委员会的报告或权威专家的经验。( 2)推荐
等级:A:有良好和连贯的科学证据支持; B:有限的
或不连贯的证据支持; C:主要根据专家共识。
一、IUA的发病机制及相关因素
问题1:IUA的病因机制?
【专家观点或推荐】 IUA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
清楚。
IUA发生于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后子宫
【妇产科】宫腔粘连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