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中国“双碳”投资地图
免责声明
本报告所引材料不在任何程度和方面表达或暗示联合国
对于任何国家、地域、城市或地区的法律地位或合法性,
以及其版图及边界划分的立场和观点。
报告所述观点仅代表编写团队的研究成果,不代表联合国
(包括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以及联合国成员国(包括中国)
的相关工作的执行依据。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
可靠的,但编写团队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
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编写团队并不对
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
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
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
我们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所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
析中所做的回报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
变化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所预测的回报。
I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
白雅婷
2022 年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生效
30 周年。然而,30 年后的今天,我们非但未能远
离气候灾难,反倒促使其加速向我们逼近。从巴基
斯坦夏季的毁灭性洪水危机,到美国冬季的大规模
风暴事件,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给人类带来了巨大
的生命与财产损失。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已达历史最
高水平。按当下趋势,气候变暖将远超《巴黎协定》
规定的 1.5℃,甚至有可能翻番达到 3℃以上。全球
近一半人口(35 亿)生活在“气候脆弱”地区,他
们正面临着家园受损、无处可居的风险。
为保卫人类与地球共同的未来,我们必须采取紧急
行动,避免走向灾难的深渊。金融在其中承担着重
要的角色。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巴黎协定》
目标,我们面临约 4.4 万亿美元 / 年的资金缺口。
这一缺口听起来数额巨大,但事实上,只需对全球
百分之一的金融资产重新配置便足以将其填补。问
题从不是资金的匮乏,而是资金的分配方式。解决
问题的的第一步即为改变我们在金融决策中对于风
险与机遇的把握与认知。
出于对可持续发展项目短期回报风险的过度担忧,
投资者们往往忽视了真正的风险—— 与日俱增的资
产搁浅风险。当今世界,自然灾害频发,环保政策
力度不断加大,颠覆性能源转型技术呼之欲出,这
意味着碳密集型和污染型资产的价值将可能急剧下
降。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预估,
序言
II 中国“双碳”投资地图
在全球气候变暖 2℃情景下,总计约 4 万亿美元的
化石燃料及相关基础设施所涉及资产将被“搁浅”。
同
兴业证券&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双碳”投资地图2022.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