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临床指南 http://guide.medlive.cn/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协作组
目前,G 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仍然是细胞遗传学产前诊断的 “金标准”,但该技术具有
细胞培养耗时长、分辨率低以及耗费人力的局限性。包括荧光原位杂交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 技术在内的快速产前诊断技术的引入虽然具有快速及特异性高的优点,但
还不能做到对染色体组的全局分析。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chromosomal mlcroarray analysis,CMA) 技术又被称为 “分子核型分析 ”,
能够在全基因组水平进行扫描,可检测染色体不平衡的拷贝数变异 (copy number variant,CNV),
尤其是对于检测染色体组微小缺失、重复等不平衡性重排具有突出优势。
根据芯片设计与检测原理的不同, CMA 技术可分为两大类:基于微阵列的比较基因组杂
交 (array- 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aCGH) 技术和单核苷酸多态性 微阵列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rray,SNP array) 技术。
前者需要将待测样本 DNA 与正常对照样本 DNA 分别标记、进行竞争性杂交后获得定量
的拷贝数检测结果,而后者则只需将待测样本 DNA 与一整套正常基因组对照资料进行对比即
可获得诊断结果。
通过 aCGH 技术能够很好地检出 CNV,而 SNP array 除了能够检出 CNV 外,还能够检测
出大多数的单亲二倍体 (uniparental disomy,UPD) 和三倍体,并且可以检测到一定水平 的嵌合
体。而设计涵盖 CNV+SNP 检测探针的芯片,可同时具有 CNV 和 SNP 芯片的特点。
2010 年,国际细胞基因组芯片标准协作组 (lntemational Standards for Cytogenomic Arrays
Consortium,ISCA Consortium) 在研究了 21698 例具有异常临床表征,包括智力低下、发育迟
缓、多种体征畸形以及自闭症的先证者的基础上,发现 aCGH 技术对致病性 CNV 的检出率为
12.2%,比传统 G 显带核型分析技术的检出率提高了 10%。
因此,ISCA Consortium 推荐将 aCGH 作为对原因不明的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多种体征
畸形以及自闭症患者的首选临床一线检测方法。近年来, CMA 技术在产前诊断领域中的应用
越来越广泛,很多研究也证明了该技术具有传统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医脉通临床指南 http://guide.medlive.cn/
CMA 对非整倍体和不平衡性染色体重排的检
【妇产科指南频道】2014+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专家共识.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