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变革开启,储能加速
新能源汽车 行业储能行业专题报告 |2022.4.1
中信证券研究部
核心观点
袁健聪
首席新能源汽车
分析师
S1010517080005
华鹏伟
首席电力设备与新
能源分析师
S1010521010007
汪浩
新能源汽车分析师
S1010518080005
吴威辰
新能源汽车分析师
S1010521060001
林劼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
分析师
S1010519040001
在碳中和大势下,储能已成为“风光”需求提升的必然选择。复盘海外,虽然
电网、能源结构等差异会导致储能应用分布差异,但提升经济性和提前的需求
规划政策是各地储能快速增长的重要催化,中国亦进入此阶段。我们预计,到
2025年全球储能需求约 250GWh,对应2022-2025年CAGR预测+37.7%,
全产业链均受益,重点关注形成产业链竞争力的产业朋友圈和各环节龙头等。
▍储能:碳中和的稳定器,迎风而起 。“碳中和”已成为全球能源清洁化和能源
独立的共识,中国亦在 2020年制定2030“碳达峰”和 2060“碳中和”的战略
目标。基于碳中和趋势下, “风光”是清洁能源中增量空间大、安全性高、经济
性好的发展路线,而“风光”装机的大幅提升必然催生储能的大规模装机需求,
从调峰调频到备电、价差套利,储能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稳定器。 储能技术
路线多样,其中机械储能技术成熟,电化学储能潜力最大。
▍复盘:禀赋各异,前期产业政策塑造储能市场。 在各国能源结构、社会经济水
平、电力基建与电力市场完善程度的分化下,各国出台了因地制宜的产业政策提
高储能供给质量、储能经济性、及需求,从而推动市场发展。具体来看: 1.美国:
电网设备老旧及风光占比提升下,出台 目标规划、补贴税优等需求端政策,大幅
拉升储能尤其是公共事业端储能需求, 2020年公共事业新增装机同比 +297%;
2.德国:电网稳定,储能主要应对电价高企,户用端补贴政策频出,户用装机远
高于表前储能; 3.中国:能源转型 +独立催生储能需求, 不同于美、德,中国 政
策发力全产业链 ,尤其是中上游制造端产业优势显著。
▍空间:高增开启 ,预计2022-2025年CAGR+37.7%,核心部件格局逐渐成型。
以发电、电网、户用三角度测算全球储能规模。 具体来看: 1.发电侧: 2025年
有望配储约 100GWh,对应2022-2025年CAGR+48.7%;2.电网侧:预计 2025
年有望配储超 20GWh,对应2022-2025年CAGR+45.1%。用户侧: 2025年有
望配储约 130GWh,对应2022-2025年CAGR+30.6%。综
储能行业专题报告:变革开启,储能加速-中信证券.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