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光热行业深度系列报告:自带储能的太
阳能利用形式,千亿级市场加速到来
证券分析师
姓名:俞能飞
资格编号: S0120522120003
邮箱:yunf@tebon.com.cn
姓名:唐保威
资格编号: S0120523050003
邮箱:tangbw@tebon.com.cn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深度
光热发电
2023年6月7日
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及法律声明。
内容摘要
光热发电 ——自带储能的太阳能热电利用形式。 太阳能热发电,也称聚光型太阳能热发电 (ConcentratingSolarPower,简称CSP)或光热发电
(SolarThermalElectricity,简称STE),是目前已实现商业化的两种太阳能发电技术之一。其由于大规模储热系统的存在,可以实现连续、稳定、可调度的高品
质电力输出,因而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光热发电原理及运行机制深度解析 ——为何光热具备优秀的调峰能力。 太阳能热发电包含一系列的能量转换过程,首先太阳光摄入镜场,镜场将接收的太阳法向
直接辐射能聚焦反射到集热器表面,集热器将接收的反射辐射能转换为传热介质 (熔盐)的热能,传热介质的热能传递给过热蒸汽,过热蒸汽通过汽轮机组将热能
转换为机械能,并通过发电机转换为电能,最后电能扣除厂用电后输出到电网。光热在前端同样受到太阳光变化的扰动,后端流速控制是光热系统稳定的关键,
而熔盐储热为流速控制提供保障。
储能、调峰从“伪需求”逐步转为刚性需求,具备深度调峰能力的光热价值需重视。 在国家首次实施 20个光热示范项目的“十三五”初期,新能源装机量占比仍
较小,火电占比约 66%,此时新能源对电网的影响还不大,对储能调频调峰的需求也不高,同时由于光热初始投资成本较高,导致了首批光热示范项目最终并网
不足50%。但是随着新能源的装机比例不断提高,对于调峰的需求有望成为刚性需求,光热的价值也将进一步得到体现。
光热调峰价值逐渐显现,政策扶持力度加码。 目前,随着各地“十四五”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规划接连出台,各地光热发电规划也已明晰,多个包含光热的风光热
互补新能源项目已正式获批并陆续启动建设。今年 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 》,指出力争“十四
五“期间,全国光热发电每年新增开工规模达到 300万千瓦左右。
2030年全球光热总装机量有望达到 73GW,2020-2030年均增速 28%。IEA预计2020-2030年光热装机量有望以每年 28%左右的复合增速快速增长, 2020-
2050年则有望以每年 15%左右的复合增速增长,到 2030年全球光热总装机量有望
德邦证券:光热行业深度系列报告-自带储能的太阳能利用形式-千亿级市场加速到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