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R_医药、卫生 感染

国替考拉宁临床应用剂量中专家共识.pdf

PDF   15页   下载0   2025-04-18   浏览8   收藏0   点赞0   评分-   19149字   10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0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0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国替考拉宁临床应用剂量中专家共识.pdf 第1页
国替考拉宁临床应用剂量中专家共识.pdf 第2页
国替考拉宁临床应用剂量中专家共识.pdf 第3页
国替考拉宁临床应用剂量中专家共识.pdf 第4页
国替考拉宁临床应用剂量中专家共识.pdf 第5页
国替考拉宁临床应用剂量中专家共识.pdf 第6页
国替考拉宁临床应用剂量中专家共识.pdf 第7页
国替考拉宁临床应用剂量中专家共识.pdf 第8页
国替考拉宁临床应用剂量中专家共识.pdf 第9页
国替考拉宁临床应用剂量中专家共识.pdf 第10页
剩余5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替考拉宁临床 应用剂量中国专家共识 (第二稿) 1 前言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革兰氏阳性球菌在医院感染病原体中的比例显著上升,重新 成为医院感染中最重要的病原体。目前出现医院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主要是甲氧西林 耐药葡萄球菌 (MRSA)以及肠球菌,而且在这些革兰氏阳性球菌中已经或正在出现对万 古霉素耐药的严重状况。 MRSA从60年代出现起 迅速发展并持续至今,成为目前最重 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之一,在大型教学医院 MRSA占全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 60% ~80%。 [1] 从2002年起,社区获得性 MRSA的发病率正在快速增长, 15年随访 监测结果显示 社区获得性 MRSA的起源与同一社区分离出的医院感染 MRSA菌株无关。 [2] 替考拉宁是糖肽类抗菌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耐药 G+菌感染,包括肺炎、脓毒血 症、心内膜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以及导管相关感染等,并且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MRSA)感染与现有糖肽类其他药物 同样有效,组织穿透率改善,而 肾毒性显著为 低。由于替考拉宁的 有效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因此合适的剂量方案有助于 达到治疗相关血药 浓度从而显现替考拉宁的疗效 。为进一步规范和突出 替考拉宁在不 同人群中合适剂量,来自感染科,呼吸科,肾内科、血液科, ICU,微生物学方面的专 家,共同起草讨论《 替考拉宁临床应 用剂量中国专家共识》,以供各位临床同仁参考。 2 替考拉宁在临床应用中的现状概况 2.1替考拉宁的药物特点、药物敏感性以及临床 常用范围 替考拉宁口服不吸收,肌注后的生物利用度为 94%,蛋白结合率为 90%-95%,绝 大部分以原型经肾脏排出。静脉注射后其血清浓度为双相分布,快速分布期的半衰期 为0.3小时,延长分布期的半衰期约为 3小时,随后缓慢被排出,其最终清除半衰期大 约为150小时。替考拉宁组织穿透性能好,尤其是皮肤和骨,在肾、支气管、肺和肾 上腺也能达到很高的浓度,它可以进入白细胞内,不进入红细胞、脑脊液和脂肪。 [3] EUCAST2011年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专家共识中指出 :替考拉宁 对多种G+菌敏感, 其中主要包括科氏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其他凝固酶阴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链 球菌、肠球菌、棒状杆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多枝梭状芽胞杆菌 。 [4] 对临床 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替考拉宁体外最小抑菌浓度( MIC)为1mg/l,MIC50为 www.medlive.cn 1mg/l,MIC90为2mg/l。 [5] CLSI 2010年最新数据显示 [6] ,替考拉宁对 MRSA药物敏感 性折点为8mg/L。
国替考拉宁临床应用剂量中专家共识.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