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5年 第7 ? 第3期 c宇2#?俐 c 19
为规范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抗病毒治疗,中华医
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根据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
特点,国内外的循证医学证据和药物的可及性,于 2015年
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更新了《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完善的病毒学检测是慢性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筛查、监测、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根据
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还需要积极发展适宜于资源有
限地区HCV RNA定量和HCV基因分型的检测试剂。政府、
社会组织、学术团体、制药企业共同努力以确保新型抗病
毒治疗的可及和可负担。
本指南旨在帮助医生在丙型肝炎诊断、治疗和预防工
作中做出合理决策,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
解决丙型肝炎诊治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
具体患者时,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可利用的
医疗资源,制定全面合理的诊疗方案。
我们将根据国内外的有关进展情况,继续对本指南进
行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指南中的证据等级分为 A、B、C三个级别,推荐等
级分为1和2级别(表 1,根据GRADE分级修订)
1 术语
快速病毒学应答( rapid virological response,RVR):
治疗第4周HCV RNA不可测。
早期病毒学应答(e arly virological response,EVR):
治疗第12周HCV RNA较治疗前下降> 2 log
10。
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c omplete EVR,cEVR):治疗
第12周HCV RNA不可测。
部分早期病毒学应答(p artial EVR,pEVR):治疗第
12周HCV RNA较治疗前下降> 2 log
10但仍可测。
延迟病毒学应答(d elayed virological response,
DVR):治疗第 12周HCV RNA较治疗前下降> 2 log
10但仍
可测,第24周HCV RNA不可测。
DOI: 10.3969/j.issn.1674-7380.2015.03.002
部分应答(p artial response,PR):治疗第 12周HCV
RNA较治疗前下降 >2 Log,且第12周和第24周HCV RNA可
测。
无应答(n ull response,NR):治疗第 12周HCV RNA
较治疗前下降< 2 log
10
突破(b reakthrough,BT):在实现病毒学应答后,治
疗过程中出现 HCV RNA水平反弹。
复发(r elapse):在实现病毒学应答后,治疗结束 24
周内HCV RNA可测。
持续病毒学应答(s 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
SVR):治疗结束后第 12周和24周,HCV RNA不可测;可
表示为SVR12和SVR24。
以上术语中的“不可测”是指使用高灵敏度 HCV RNA
检测试剂未检测到 HCV RNA。
2 流行病学
【肝病-指南】[期刊版]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