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与指南·
中国急诊感染性休克临床实践指南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含附录的完整版请扫描此二维码获取)
通信作者:郭树彬,
Email
:
shubinguo@126com
DOI
:
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603005
Chineseemergencysepticshock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
ChineseMedicalDoctorAssociationEmergencyPhysiciansBranch
Correspondingauthor
:
GuoShubin
,
Email
:
shubinguo@
126
com
感染性休克(
septicshock
)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
是指严重感染导致的低血压持续存在,经充分的液体复苏
难以纠正的急性循环衰竭
[
1
]
,可迅速导致严重组织器官功
能损伤,主要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
multipleorgan
dysfunctionsyndrome
,
MODS
),病死率高,早期正确诊断和
处理与临床结果密切相关
[
24
]
。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急诊医师对感染性休克的诊断和
治疗水平,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特组织专家编写本
指南。专家组参考了国内外感染性休克相关指南的建议,
并依托最新循证医学证据,以病理生理学发生发展为基础,
制定规范化诊治方案的指导意见,为急诊科临床医生提供
有价值的临床指导。在指南内容编写过程中,当专家们意
见不一致时,指南内容将优先参考目前可获得的病理生理
学相关证据。此外,由于不同地域和层级医院医疗技术和
设备的差异,需根据实际情况参考指南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1
概述
国外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急诊患者中,
73%
在入住
4h
内发生严重感染(
severesepsis
),
12%
的严重感染患者
在入住
48h
内发展为感染性休克
[
5
]
。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
死率平均高达
429%
,早期识别并启动治疗可降低严重感
染和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
[
67
]
。
感染性休克是微生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变化的
过程,从病原微生物感染、到早期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
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
,
SIRS
)、代偿性抗炎
反应综合征(
compensatoryanti
【急症重症】中国急诊感染性休克临床实践指南.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