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身免疫性肝炎 诊断和治疗共识(2015)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 会
一、概述
自身免疫性肝炎( autoimmune hepatitis, AIH)是一种由针对肝细胞的 自身
免疫反应 所介导的肝 脏实质炎症,以血清自身抗体阳性 、高免疫球蛋白 G和/或
γ-球蛋白血症 、肝组织学上存在界面性肝炎 为特点,如不治疗 常可导致肝硬化、
肝功能衰竭
(1)
。AIH的临床表现多样 ,一般表现为慢性、隐匿起病,但也可 表现
为急性发作 ,甚至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 。上世纪60至80年代,多项临床研究证
实,免疫抑制剂治疗可显著改善 AIH患者的生化指标及临床症状,甚至能逆转
肝纤维化,从而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 质量。随着自身抗体和肝活检组织学检
查的广泛开展,我国 AIH患者检出率逐年增加。 AIH已成为非病毒性肝病的重
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我国 消化和肝病学界专家 和临床医师们的关注
(2)
。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 自身免疫性肝炎 的诊断和治疗, 中华医学会 肝病学分会 、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 了
《自身免疫性肝炎 诊断和治疗共识 (2015)》。本共识旨在帮助医 师在AIH诊治工
作中做出合理决策 。临床医师应充分了解本病的 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 ,认真分析
单个病例的 具体病情, 进而制订出全面合理的诊疗方案。
本共识采用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制定和评价( GRADE)系统对循证医学
证据的质量( 见表1)和推荐 强度等级 (见表2)进行评估。
二、流行病学
女性易患AIH,男女比例约 为1: 4。AIH呈全球性分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段,但大部分患者年龄大于 40岁。最近,我国开展的一项全国范围内的回顾性
调查(入选患者年龄大于 14岁)发现,AIH的峰值年龄为51岁(范围: 14-77
岁),89%为女性患者 。北欧白人的平均年发病率为 1.07~1.9/100,000,患病率为
16.9/100,000,而阿拉斯加居民 的患病率可高达 42.9/100,000
(3)
。丹麦一项全国 范
围流行病学调查 显示,年发病率为1.68/100,000,且AIH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 趋
势
(4)
。亚太地区的 患病率介于 4-24.5/100,000之间,年发病率 在0.67-2/100,000
之间
(2)
。目前,我国尚缺乏 AIH流行病学的研究数据。
三、诊断
(一)临床表现
AIH临床表现多样, 大多数AIH患者起病隐匿,一般表现为慢性肝病。最
常见的症状 包括嗜睡、乏力、全身不适等。体检可发现肝大、脾大、腹水 等体征,
偶见周围性水肿 。约1/
【肝病-指南】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治专家共识(2015).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