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与指南·
心脏骤停后目标温度管理专家共识
心脏骤停后目标温度管理共识专家组
通信作者:李春盛, 100020 北京,心肺脑复苏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Email:lcscyyy2@163com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608006
ExpertconsensusontargetedtemperaturemanagementaftercardiacarrestExpertGroupofTargeted
TemperatureManagementafterCardiacArrest
Correspondingauthor:LiChunsheng,BeijingKeyLaboratoryofCardiopulmonaryCerebralResuscitation,
EmergencyDepartmentofBeijingChaoyangHospital,CapitalMedicalUniversity,Beijing,100020,China;
Email:lcscyyy2@163com
心脏骤停 ( cardiacarrest,CA) 是全世界成人死亡的主
要原因之 一,每 年 罹 患 数 百 万 人。及 时 有 效 的 心 肺 复 苏
(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是其唯一救治措施,但
救治成功率低,出院存活率 <7%,神经系统损伤是其主要致
死和致残原因
[13]
。 “治疗性低温” ( therapeutichypothermia),
国内习惯称为 “亚低温” ( mildhypotherima)是为了减轻患者
神经系统损伤而进行诱导的轻中度低温 ( 32~34℃),是CA
患者经过 CPR恢复自主循环 ( returnofspontaneouscirculation,
ROSC)后进一步脑复苏治疗的最重要环节,也是目前唯一被
临床证实能够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和神经功能恢复的方法。最新
一项大规模临床证据表明,目标温度 33℃和36℃有相似的神
经功能预后
[4]
。为了反映最新推荐目标温度范围的变化,
《2015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采用了 “目标温度管
理”(targetedtemperaturemanagement,TTM)的概念
[5]
。CA后
TTM就是应用物理方法把体温快速降到既定目标水平,并维
【急症重症】心脏骤停后目标温度管理专家共识.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