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第 30页起的免责条款和声明
时机已至,花开在即
储能行业之钠电池研究报告 |2022.7.5
中信证券研究部
核心观点
袁健聪
新能源汽车行业
首席分析师
S1010517080005
汪浩
新能源汽车分析师
S1010518080005
吴威辰
新能源汽车分析师
S1010521060001
钠电池对比锂电池各有优劣,此前因为能量密度受限和技术突破较慢导致商业
化进度慢于锂电池。 2020年以来,伴随储能需求加速和锂电池成本提升、供应
链安全问题日益严重,钠电池获政策、产业、资本重点加持,预计商业化渐行
渐至,中期规模或达百亿。重点关注产业链各环节龙头 。
▍缘起:锂电池之外的选择。 钠电池与锂电池的工作原理相同,作为嵌脱式二次
电池,依靠钠离子在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移动来充放电。钠电池的封装形态与制造
工艺也与锂离子电池差异不大,均可分为圆柱、软包和方形硬壳三种形态,经过
极片制造和电池装配装备完成。然而,与锂电池相比 ,钠电池有更好的倍率性能,
适应温域更宽,供应链安全性更高,不足在于能量密度低于 锂电池,且产业链商
业化尚在初期 。
▍空间:商业化渐行渐至,中期规模或达百亿级别。 钠电池与锂电池几乎同时起
步,但由于能量密度限制及负极材料研发瓶颈,商业化进度慢于锂电池。 2020
年以来,伴随储能需求高企 + 锂电成本大幅提升 + 供应链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钠电池获得政策、产业、资本重点支持。考虑钠电池性能 参数,预计后续在储能、
二轮车、低速电动车上渗透率有望逐渐提升。目前,包括宁德 时代、中科海钠在
内多家公司已经提出 2022-2023年实现中试、产能落地 的目标,预计2023年开
始产业商业化渐行渐至,预计到 2025年国内市场 或达百亿元 级别。
▍格局:产业初期,格局未定 。钠电池因其结构与锂电池相似,其产业链也大体
相同。主要差异在于: 1.正极材料采用钠离子,并衍生出三种不同技术路线; 2.
负极材料以碳类为主,如硬碳、软碳等; 3.集流体可以更多采用铝箔 ;4.电解液
采用钠盐 。以目前钠电池材料成本测算,理论上钠电池长期成本能做到 0.3元/Wh
左右,具备一定性价比。目前,钠电池尚且处于产业化初期,各环节参与公司除
原有锂电池对应公司外,也有一些单纯做钠电池业务的新参与者,尤其在一级市
场项目居多,短期来看虽然部分公司钠电池参数领先,但整体格局确定尚早 。
▍重点案例: 宁德时代与中科海钠齐发力 。目前全球从事钠电池的公司
2022-08-储能行业之钠电池研究报告:时机已至,花开在即-中信证券.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