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该
如何参与
零碳转型
产业共创?“
“双碳”目标背景下,
针对中国开放式创新
生态中相关方的定位
及互动模式观察
作者
孙菁歌、李鸣燕、费晓静、李浩楠、李妍菁
联系方式
孙菁歌: jingge.sun@impacthub.net
鸣谢
特别感谢2022“低碳共创营”产业伙伴:百威中国创新中心
Innovation Hub、沙索(Sasol)、紫江基金会,以及工业制造赛
道行业支持伙伴:落基山研究所(RMI)对本报告的大力支持。
同样感谢上海唯革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Vegatex)以及2022“低
碳共创营”入营创业企业代表:苏州坤晟生物降解新材料有限公
司、磐际智储能源科技、知同(上海)新能源科技公司等参与访谈
并贡献观点。
作者与鸣谢
3
第一章 零碳转型和创新亟待多方合力
引言
03
01
07
12
25
35l?C?
第三章 “双碳”目标下的多元参与让开放式创新「模式」成为开放式创新「生态」
第二章 多方合力=企业的开放式创新模式?
第四章 开放式创新生态的互动模式观察和案例简介
第五章 展望:开放式创新生态建设如何开启零碳未来
1.1 零碳转型势在必行
1.2 多方共创是零碳转型和创新的重要条件和必然趋势
04
05
3.1 开放式创新生态中的相关方都有谁?
3.2 三类相关方角色的生态位分布
3.3 各相关方的角色是可以动态变化的
13
21
24
2.1 既有的开放式创新模式与实践案例
2.2 既有模式无法适配中国“双碳”目标下的需求现状
08
10
4.1 开放式创新生态帮助走对三个“岔路口”
4.2 评价开放式创新生态成熟活跃度的指标
4.3 开放式创新生态中的案例简述:百威中国创新中心 x Vegatex x Impact Hub Shanghai
26
29
31
1
引言
“我们该如何参与零碳转型产业共创?” ——标题是 Impact Hub
Shanghai 气候项目组在过去两年中被问及最多的问题之一。
熟悉 Hub 的伙伴都知道“产业创新服务”是我们的核心业务,我们凭
借团队深耕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多年经验、创新解决方案的资源积累
以及对产业生态需求和技术趋势的认知,为政府、产业企业、园区和
投资机构等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创新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对应到气
候创新和零碳转型的细分议题条线,在2022-2023年度,我们通过“汇
丰低碳共创营”、“碳中和社区创新计划”、“零碳长江企业绿色转型创
新计划”等产业创新项目,为近20家来自能源、钢铁、化工、汽车制造、
建筑建材等行业领域的产业企业、园区等相关方梳理了近60个零碳
转型需求和挑战,找到并对接了将近300个零碳创新技术解决方案,
通过产业共创的方式推动行业以及区域的气候创
Impact Hub Shanghai:创新生态驱动零碳转型模式观察(2023).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