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 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22年8月26日
行业研究
长时储能 :百舸争流 ,谁主沉浮?
——储能行业深度报告
电力设备新能源
长时储能 ,是碳中和时代的必然选 择。储能的本质 是实现能量在时间和空 间上的
移动,让能量更加可控 。储能的应用 可以让分布式的发电源更加“优质” ,让整
个电力系统更加灵活 。储能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下的 必然要求 :以美国加州为例,
2021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高峰时占比超 50%,在夏季早晚缺电高峰需要 30%以上
的进口电力才能支撑正常用电。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长时储能成为了碳中和时代
的必然呼唤。 对于长时储能而言,最重要的是为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调节提供支撑。
在推进节奏 上,整体将会是循序渐进 的,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主要由传
统机组提供灵活性,抽水蓄能大力建设,新型储 能补充灵活性缺口; 阶段2,抽
水蓄能逐步落成, 与传统机组一起成为灵活性调节主力; 阶段3,存量机组改进
空间殆尽、抽水蓄能地理资源约束呈现, 只有依靠新型长时储能技术提供增量灵
活性资源 。分地域来看,推进节奏上先欧美,后国内 ,当前已有很多欧美国家处
于阶段3,中国处于阶段 1向阶段2过渡的过程中 。
长时储能技术形式多样,抽水蓄能、锂离子电池储能发展领先。 概况而言,长时
储能技术可分为机械储能、储热和化学储能三大主线 ,其中机械储能、化学储能
装机规模占比较高 。1)抽水蓄能: 当前最成熟、最经济的大规模储能技术,但
储能设备选址受限 、项目开发周期较长 ;2)压缩空气储 能:效率提升下,极具
潜力的大规模储能技术; 3)锂离子电池储能: 当前最具代表性、最经济的化学
储能技术, 但面临着锂资源掣肘 ;4)钠离子电池储能: 比锂电理论成本更低的
储能方式 ,循环寿命 为当前最大劣势 ;5)液流电池储能: 容量与功率模块分离,
适合长时储能 ,但处于产业化降本初期 ;6)熔盐储热: 适合大规模储热,但无
法作为独立储能电站 使用。
无资源约束的情况下, 平准化度电成本 (LCOE)是衡量各种技术优劣的最重要
指标。我们针对五种 长时储能技术,在当前情况下 ,计算其全生命周期成本 ,在
配置时长为 5小时
2022-10-储能深度:长时储能,百舸争流,谁主沉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