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长津湖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目 录第一部分第四部分第三部分第二部分长津湖战役惨烈的长津湖传承红色基因《长津湖》观后感
第一部分长津湖战役
长津湖战役在战争史上,长津湖战役被称为“立国之战”,它是为改变战争进程而在酷寒之地进行的厮杀,是“钢铁人”与“钢铁部队”的较量,创造了中方全歼美军一个团的纪录。
长津湖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这次战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志愿军在东西两线同时大捷,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长津湖战役中
长津湖战役双方参战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美军参战部队志愿军第9兵团;由20军、26军和27军组成;近15万人。 海军陆战队第1师; 第3、第7步兵师;韩国第1军团 ;约10万人。
长津湖战役战役简介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后,“联合国军”稍事调整后兵分两路继续向北进犯,直逼朝鲜政府临时所在地--江界。为遏制其攻势,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急调第9兵团入朝,担负东线作战任务。 第9兵团于1950年11月初入朝后,决心采取“迂回切断、包围歼击”的战法。为达成战役的突然性,10余万志愿军翻山越岭,隐蔽接敌。衣着单薄的志愿军昼伏夜行,严密伪装,忍受着酷寒、饥饿和疲劳在覆盖着厚厚积雪的山脉和树林中连续行军,以惊人的毅力克服干难万险,悄无声息地抵达了预设战场,并通过大范围的穿插迂回包抄,成功将美军陆战第1师和步兵第7师截为5段,形成了分割围歼的有利态势。
长津湖战役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中美两支王牌军在朝鲜长津湖地区展开了一场激战。由于从东南沿海紧急入朝,未能配备御寒冬装,志愿军第9兵团此役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28954人,冻死4000余人。据当时在27军任营教导员的迟浩田(1988年授上将军I衔)称,他是全营唯一没冻伤的。美军陆战一师也冻伤7000余人,冻死数百人。美军包括海军陆战队第1师(简称陆战一师)和第3、第7步兵师,以及韩国第1军团,约10万人;攻击这支部队的是志愿军第9兵团,由20军、26军和27军组成,近15万人。在零下30-40摄氏度的严寒中苦斗20天之后,美军残部在7艘航空母舰的掩护下,利用海路脱离战场,这也意味着“联合国军”全部被逐出朝鲜东北部
爱国主义教育血战长津湖PPT模板.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