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非小细胞肺癌小分子靶向药物耐药处理共识
作者:周彩存 上海市肺科医院
小分子靶向药物是肺癌治疗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但其无可避免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耐药现象,成
为进一步提高靶向药物疗效的瓶颈。 2013 年3 月8~9 日,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抗
癌协会临床肿瘤学专业委员会( 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联合主办了第十届
“中国肺癌高峰共识会 ”,最终形成了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小分子
靶向药物耐药处理共识
[1]
。近两年新的研究不断出现,对这一共识有了新的更新。
共识一: EGFR 突变型肺癌,建议检测 BIM
治疗前应检测 EGFR 突变型肺癌的 BIM 以判断是否出现原发性耐药。 BIM 是BCL-2 蛋白家
族成员,是活性最强的促凋亡蛋白之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通过BIM 上调引起带有 EGFR 突变
的肺癌细胞的凋亡 . 其中编码的 BH3(the pro.apoptotic BCL-2 homology domain 3)被称为唯一的
促凋亡蛋白。东亚人群中 BIM 基因的2 号内含子存在缺失多态性。导致这一人群表达的是缺乏促
凋亡活性的 BIM 亚型(BH3 缺失),从而引起对 EGFR TKI 的原发耐药或削弱 TKI 的临床疗
效。上海市肺科医院研究发现, 12.8%(45/352)的患者缺乏 BIM 的多态性,并且其对 EGFR 的
ORR 为25%,PFS 4.7m,多因素分析显示, BIM 多态性的缺失是 EGFR 突变者预后差的一个独
立预后因子
[2]
。韩国的团队也报道原发性耐药患 者中有19% 的患者具有 BIM 多态性
[3]
。Wu 等的
研究显示,桩蛋白介导细胞内信号调节激酶 ERK 活化,可通过 BIM 的69 位丝氨酸和 Mcl-1 的
163 位苏氨酸磷酸化从而调节蛋白的稳定性,下调 BCL-2 的表达和上升 Mcl-1,从而克服 EGFR
的耐药性
[4]
。
共识二:根据分子标志物的个体化管理策略:对 EGFR TKI 耐药的突变型肺癌,建议再活检明
确耐药的具体机制
Camidge 将EGFR TKI 耐药分为 4 类,包括: ①出现耐药突变,如 T790M 突变;②旁路激
活,如c-MET 扩增;③表型改变,如腺癌向小细胞肺癌转化,上皮细胞向间叶细胞转化
guide.medlive.cn
(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④下游信号通路激活,如 BIM 的多态性导
致EGFR-TKI 的原发耐药,通过 MAPK1 扩增直接激活下游增殖信号通路产生 EGFR-TKI 的获得
性耐药
[5]
。
50% 的耐药机制是 E
【呼吸科-指南】2015年非小细胞肺癌小分子靶向药物耐药处理共识.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