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760/cma.j.issn.0253⁃3766.2015.10.018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2011AA02A110);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2012ZX09303012、2013ZX09101002⁃001⁃001、2014ZX09304003⁃003⁃
002);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2002⁃1);抗肿瘤分子
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2年度阶梯计划项目
(Z121102009212055);中央保健专项资金(W2013BJ40);北京市科技
计划肺癌早期发现和规范化治疗关键技术研究项目
(D141100000214003、D141100000214005);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014BAI09B01)
通信作者:石远凯,Email:syuankai@cicams.ac.cn
·指南与规范·
中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敏感性突变
和间变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阳性非小细胞
肺癌诊断治疗指南(2015版)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
【主题词】 癌,非小细胞肺;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间变淋巴瘤激酶; 诊断; 治疗
【Subjectwords】 Carcinoma,non⁃smallcelllung; 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 Anaplasticlymphomakinase;
Diagnosis; Therapy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我国恶性肿瘤第
1位
[1]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
cancer,NSCLC)约占85%。大多数NSCLC患者确
诊时即为晚期,治疗以化疗等全身性治疗为主。近
年来,随着一系列肿瘤驱动基因的发现,NSCLC的
分型由过去单纯的病理组织学分型,进一步细分为
含不同驱动基因的分子亚型。而针对驱动基因的个
体化分子靶向治疗因其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
性,已成为晚期NSCLC的标准治疗。特别是表皮生
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growth
factorreceptortyrosinekinaseinhibitor,EGFR⁃TKI)和
间变淋巴瘤激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naplastic
lymphomakinasetyrosinekinaseinhibitor,ALK⁃T
【呼吸科-指南】中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敏感性突变和间变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治疗指南(2015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