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4日
中国能建广东院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的用户侧储能
多场景应用与实践
网络信息公司(综合能源公司)
杨海森 1
7 %??E#3??
新型电力系统及储能前景第一部分
第三部分 用户侧储能项目案例
目
录
第二部分 用户侧储能应用场景
2
7 %??E#3??
3
一、新型电力系统及储能前景
控制模型:单向---互动
•从输变电控制,向配电网、分
布式电源和用户侧末端拓展;
•控制点数量 :十万级→百万级;
•控制时延: 准实时→实时;
•控制频次: 低频→高频。
设备与数据:少量---海量 配电网特征:稳定---波动
•新能源广泛接入 :太阳能、
风能、分布式储能等;
•新业务:充电桩,智能家居、
网荷互动、远程诊断;
•新需求:状态监测、泛在感
知、闭环控制。
•海量物联网设备, 各种智能传
感、态势感知海量增加;
•采集点下移,用能终端随器计
量;
•采集频次和实时性提高。
分布式电源广泛接入
新业务新能源
随器计量
源网荷储互动,控制难度增大
多表合一 随器计量 分布式电源 弹性电网
海量设备及其状态监测
控制节点:骨干---末梢
用户需求与电能质量要求提高
多样化用能 双向互动
1、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趋势
7 %??E#3??
4
绿色高效
新能源:风、光、生物质、海
洋能、地热能;
可再生能源:水能;
非化石能源 :核能;
清洁能源:天然气、洁净煤、
洁净油
智能配电网将呈现交直流混合
柔性电网与微电网等多种形式
协同发发展态势,具备更高的
灵活性与主动性。
打通源网荷储各个环节,实现
“全面可观、精确可测、高度
可控”,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
机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稳
定运行和资源优化配置。
2、新型电力系统的特点
一、新型电力系统及储能前景
7 %??E#3??
5
3、“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
一、新型电力系统及储能前景
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
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技术创新和产业水平稳居全球前
列,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标准体系成熟健全,与电力系统各环节深度融合发展,基本满足构建新型电力系
统需求,全面支撑能源领域碳达峰目标如期实现。
针对各类应用场景,因地制宜多元
化发展,优化新型储能建设布局。
统筹规划,因地制宜。
1
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地位,充分发
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市场主导,有序发展。
32
加快推动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
在重点地区先行先试。
创新引领
新型电力系统下的用户侧储能应用场景及落地案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