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高中 政治 人教版高中政治高考总复习

选修2 专题四.docx

DOCX   7页   下载0   2025-02-20   浏览5   收藏0   点赞0   评分-   5490字   10积分
选修2 专题四.docx 第1页
选修2 专题四.docx 第2页
选修2 专题四.docx 第3页
选修2 专题四.docx 第4页
选修2 专题四.docx 第5页
选修2 专题四.docx 第6页
选修2 专题四.docx 第7页
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考点展示]   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列宁关于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主要观点;《论十大关系》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观点;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1 . 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意义 (1)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2)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巩固了工农联盟;恢复了国民经济;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 2 . 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 (1)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生产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这些国家已经历了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一旦实现公有制,就可以逐步取消商品经济,向产品经济过渡。列宁最初的想法也是如此。 (2)在实施新经济政策后,列宁对商品货币、对市场作用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他不再把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唯一手段,而主张利用价值规律,通过政府计划发展商品经济。列宁的主张是一种 “ 有限计划调节 ” ,即通过政府对经济过程的一种有限干预,实现经济计划与市场调节的相融和统一。 (3)列宁没有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只是把其当作一种权宜之计,所以使其认识具有了局限性。 提示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首先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中产生,因此,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情况。但历史的发展却是首先在半封建半农奴制的落后国家苏联率先实现社会主义,那么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说,不具备已形成了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那么到底要不要发展商品经济,如何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伟大的导师们都没有明确说明。 典例1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曾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过评价。他说: “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 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后,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有何变化? 答案  实施新经济政策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主张消灭商品经济,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实施新经济政策后,列宁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由国家调节商业。不过,当时列宁仍然把这些变化当成解决困难的一种权宜之计。 二、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1 .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
选修2 专题四.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