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书
书
第一章
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一、复习策略
本章内容是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讲述各个历史时期建筑的发展状况及成就,要求考生对每个历
史时期的建筑发展状况及成就都应有所掌握。
另外,本章中含有许多小的知识点,尤其是在原始社会至封建社会前期中,在后续课程中不会再
讲到,在复习中要求考生将该部分内容通读
1
遍,精读
1
遍。
二、重难点内容精讲
重点一
汉代建筑的突出成就
·汉(公元前
206
年
~
公元
220
年)
整个汉代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建筑产生产生显著进步,形成我国古代
建筑史上又一个繁荣时期。
突出成就就是木架建筑日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
两汉时期是中国建筑发展的第一个高潮,主要表现:
1.
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包括宫殿、陵墓、苑囿等皇家建筑,明堂、辟雍、宗庙等礼制建
筑,坞壁、宅第、中小住宅等居住建筑,在东汉末期还出现了佛教寺庙建筑。
2.
木构架的两种主要形式———抬梁式、穿斗式都已出现;斗拱的悬挑功能正在迅速发展,多种多
样的斗拱形式表明斗拱正处于未定型的活跃探索期。
—
1
—
潘古西《中国建筑史》冲刺串讲及模拟四套卷精讲
3.
多层重楼的兴起和盛行,标志着木构架结构整体性的重大进展,盛行于春秋、战国的高台建筑到东
汉时期,已被独立的、大型多层的木构楼阁所取代。
4.
随着木结构的进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特色之一的屋顶,形式也多样起来。当时以悬山和庑殿
顶最普遍,歇山与囤顶也已经应用。
—
2
—
考试点(
www.kaoshidian.com
)名师精品课程
电话:
4006885365
5.
制砖技术和拱券结构方面取得巨大进步;出现了板梁式、斜撑板梁式和筒形拱墓顶以及在长方
形和正方形墓室上砌筑的砖穹隆顶。
6.
建筑组群已达到庞大规模,未央宫有“殿台四十三”,建章宫号称“千门万户”,权贵宅第也是
“并兼列宅”,“隔绝闾里”。
所有这些,都显示出木构架建筑到两汉时期已进入体系的形成期。
知识点解析:
汉代建筑的成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要求考生必须熟练掌握,由于考简答及论述的概率较
高,因此,除了要熟记上述六条外,对每条中所举的实例及图例也应有所掌握,有时用图来说明效果会
更好。另外,汉代斗拱尚未定型,造型变化较多,但考生对于像一斗三升及一斗二升这样基本的形式
还是应该会画。
重点二
唐代建筑的突出成就
·唐(
618~907
年)
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
《中国建筑史》冲刺串讲及模拟四套卷讲义.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