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
[考点展示]
1.商业银行:利息、利率与本金;储蓄存款;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的业务。2.投资: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股票;债券;商业保险。3.融资。
核心考点一 商业银行
1
.
储蓄存款
(1)种类和特点
主体
主要是居民个人
机构
主要是各商业银行,也包括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
种类
活期储蓄
随时存取、不规定存期、存款金额及次数不受限制。流动性强、灵活方便,但收益低
定期储蓄
事先约定期限、存入后不到期一般不得提前支取。流动性较差,但收益高于活期储蓄
风险
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提示
一般来说,利率上升则收益增加;利率下降则收益下降。只有利率水平高于物价涨幅时,存款储蓄才有实际收益。反之,存款收益缩水,甚至实际收益为负。
(2)利息、利率与本金
利息
①
含义: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
②
取决因素:本金、存期和利息率水平
③
计算公式:存款利息=本金
×
利息率
×
存款期限
利率
①
含义:是利息率的简称,是一定期限内利息与本金的比率
②
表示方法: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③
换算关系:年利率=月利率
×
12(月)=日利率
×
360(天)
④
基准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拟定,经国务院批准
提示
①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款准备金率是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
②
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是调节货币供给量的重要手段。a.当物价持续上涨,出现通货膨胀时,一般上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存款利率,居民储蓄增多,上调贷款利率,贷款数量减少,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下降,从而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抑制总需求和物价增长。b.当物价持续低迷,出现通货紧缩时,一般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存款利率,存款减少,居民投资、消费增加,下调贷款利率,贷款增加,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商业银行放贷能力,从而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刺激总需求的增长。
2
.
商业银行
含义
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体系
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主要业务
①
存款业务:它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
②
贷款业务:它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③
结算业务:为社会经济活动
必修1 第二单元 第6课.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