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语文 七年级 上册优品PPT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理解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死亡所引起的思考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思想及蕴含的人生哲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三维目标https://www.ypppt.com/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著有短篇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等。精彩课堂
2.背景链接 《猫》最初发表于1925年11月出版的《文学周报》第199期。它是郑振铎的早期文学作品。受五四前后西方传入的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的影响,郑振铎已树立了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的人生态度。《猫》这篇文章,正是这种人生态度的真实反映。精彩课堂
污涩( ) 红绫( ) 怅然( ) 诅骂( ) 蜷伏( ) 怂恿( )惩戒( ) 相称( ) 郁闷( )sèlíngchàngzǔquánsǒng yǒngchéngchèn2. 生难字词(1)字音yù精彩课堂
(2)词义【蜷伏】弯着身体卧着。【相称】事物配合起来显得合适。【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惩戒】通过处罚来警戒。【畏罪潜逃】犯了罪怕受到制裁而偷偷逃跑。精彩课堂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朗读课文,标记描写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的语句,理解作品内容,完成图表。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概括内容:“我”家养三只猫的经历。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来历外形性情地位结局从隔壁要来的舅舅家抱来的张婶捡来的花白的毛;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浑身黄色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很瘦,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很活泼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会捉鼠天生忧郁,不活泼,懒惰宠物宠物若有若无,不大喜欢病死丢失含冤而死精彩课堂
步骤三 质疑问难 深层探究1.作者写三次养猫的方法基本一样,都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先写小猫的来历和特点,再写小猫的遭遇和结局。2.作者重点写了第几只猫?为什么? 第三只猫。这只猫最
《猫》PPT课件5.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