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
45
讲 探究世界的本质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1.
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
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3.
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
2017·
江苏卷,
26
)(
2016·
全国卷
Ⅱ
,
22
)
(
2016·
浙江卷,
29
)(
2016·
上海卷,
24
)
(
2015·
天津卷,
7
)(
2015·
北京卷,
24
)
(
2015·
江苏卷,
24
)
本讲试题立足于世界的本质这一主线,选择题往往以名人名言、诗词典故、漫画等为载体,考查对物质、运动、静止、规律的理解;启示类、措施类非选择题以考查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为主。
在备考过程中应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分析说明自然界的客观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依据;结合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说明人类社会的客观性和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必要性。
分值:
4
~
12
分
考点一 世界的物质性
1
.
自然界的物质性
(
1
)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
固有的规律
形成和发展的
,
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
(
2
)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
客观
的
,
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自然
,
与自然和谐相处
。
2
.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
1
)
人类社会是
物质世界
长期发展的产物
。
(
2
)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
、
人口因素和
生产方式
。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
,
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
(
3
)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
物质性
。
3
.
哲学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
不依赖于
人的意识
,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
反映
的客观实在
。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客观实在
性
。
1
.
(
广东卷
)
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
。
(
×
)
解析
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
.
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
(
×
)
解析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人脑之外的客观事物是不存在意识的。
3
.
雾和霾都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
(
×
)
解析
雾和霾属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不能等同于物质概念。
4
.
(
全国卷
Ⅱ
)
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
(
×
)
解析
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观念的东西属于意识的范畴,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有本质的差别。
5
.
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
。
(
×
)
解析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6
.
物质是
第45讲 探究世界的本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