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磨削加工中测量与评价磨削力凹磨削热凹热变形凹
砂轮磨损和工件表面质量等磨削过程中涉及的物理量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既包括了传统的方法?又涵盖了最新的技术%区别于大部分磨削加工技术
的书籍?本书详细介绍了这些测量和评价方法使用的设备凹装置凹难点及
其解决方法与技巧?以大量的试验数据和分析结果为实例进行讲解?内容
翔实?可操作性强%可以为开展磨削理论与技术研究的高校凹科研院所和
企业的研究人员?尤其是刚开始从事磨削加工技术研究的初学者提供有益
的参考%
几年前?在我为某机床制造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时?我建议该企业使用应变
片测量磨削力?通过研究磨削力来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但企业的工程师却
表示他们从来没有成功地用应变片测量出磨削力%
于是?我推荐给他一本采用应变片测量磨削力的书籍%一个月后?我收到
回复?由于噪声干扰无法获得有效数据?希望我再去指导%当我再去他们厂里
时?惊讶地发现?粘贴在顶尖上的应变片并没有用保护膜覆盖+引线悬在空中?
而且被磨削液直接冲淋%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要想进行正确的操作?仅明白测量的原理是不够的?
还必须掌握很多测量的技巧%
近来又发现?即便是在以磨削加工为研究方向的研究室?在新学期开始的
几个月里?学生研究报告中测量数据的质量也明显较差%例如工件的形状?由
于热变形本来应该是中间凹下去的?可学生在提供结果时竟然说?e老师?我有
重要的发现?工件的变形是中间凸出来的%|
这是因为在测量时表面粗糙度仪的触针没有正确地通过工件圆柱面的母线?
才产生了这种简单的错误%
通过学生试验的失败?我发现关于测量技术有一些潜在的问题%那就是?
在测量技术的教学中?我们就像传话游戏那样?在简化重要教学知识点的同时?
还增添了一些不必要的赘述?然后一代代学长向师弟师妹传授时又不够完整和
准确%
从上述两则实例可以发现?即使是一般测量技术也可能涉及以上的问题?
而对于复杂现象交织在一起的磨削加工的测量技术?初学者仅仅是单纯地模仿
论文或专业书籍上刊载的测量方法?想要获得准确的数据是非常困难的%其次?
就算是经验丰富的人?对初学者进行传授与教学也并不容易%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本磨削书籍能将e感同身受|的那种微妙的技巧精
细地描述出来?这恐怕是出现以上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吧%
以上?就是我执笔此书的动机%本书各章节对至今学术论文或专业书籍中
没有记载的有关磨削加工测量的详细步骤与对应
磨削加工技术难点与测量技术.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