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
50
讲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1.
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
3.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
(
2017·
全国卷
Ⅰ
,
22
)(
2017·
全国卷
Ⅲ
,
39
)(
2017·
江苏卷,
27
)(
2017·
北京卷,
25
)(
2017·
天津卷,
12
)(
2017·
海南卷,
24
)(
2016·
北京卷,
27
)(
2016·
浙江卷,
29
)
(
2016·
江苏卷,
27
)(
2016·
海南卷,
19
)
(
2016·
海南卷,
20
)(
2015·
全国卷
Ⅰ
,
22
)
(
2015·
全国卷
Ⅱ
,
23
)(
2015·
天津卷,
14
)
(
2015·
江苏卷,
32
)(
2015·
海南卷,
22
)
本讲试题常以漫画、古诗词、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事例、重大时政热点为载体,考查联系的特点、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及其方法论要求。
在备考过程中,要密切结合生态文明建设、
“
互联网+
”
、
“
一带一路
”
、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热点问题,从联系的特征、整体与部分等角度进行分析;注意非选择题可能综合考查联系观,或将联系观与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分值:
4
~
12
分
考点一 联系及其特征
1
.
唯物辩证法
(
1
)
总特征
:
联系
的观点和
发展
的观点
。
(
2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矛盾规律
,
即
对立统一
规律
。
矛盾分析法
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
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
,
它是
批判
的
、
革命的
。
(
3
)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
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
承认矛盾
,
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
源泉
和
动力
。
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
、
发展的
、
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
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
、
静止的
、
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
2
.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
1
)
联系的普遍性
①
原理
: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
、
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
世界是一个
普遍联系
的有机整体
,
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
孤立存在
的
。
②
方法论要求
:
坚持用
联系
的观点看问题
,
反对孤立的观点
。
(
2
)
联系的客观性
①
原理
:
联系是客观的
,
是事物本身所
固有
的
,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②
方法论要求
: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
,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
切忌
主观随意性
。
(
3
)
联系的多样性
①
原理
: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
,
事物的联系也是
多种多样
的
,
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
内部联
第50讲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