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讲演语文 八年级下册 RJ优品PPT
闻一多(1899-1946), 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湖北省浠水县人。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愤怒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作者简介https://www.ypppt.com/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疯狂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这种倒行逆施,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一个“反内战、反独裁”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国民党反动派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方面撕毁政协会议,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域里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狂镇压人民。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李公朴先生的追悼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会议。会上,他拍案而起,满腔悲愤地发表了这篇讲演。会后闻一多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在他离社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杀了。这篇讲演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讲演”。 写作背景
1、读准音:卑劣 捶打 赋予 诬蔑 挑拨离间 蛮横2、辨清形(组词):诬( ) 蔑( ) 跨( ) 陪( )侮( ) 篾( ) 垮( ) 赔( )3、弄懂义: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预习检测
1、作者就什么事情做讲演?你们读了文章后有何感受?2、为什么说这一事件是“最卑劣”、“最无耻”的呢?3、闻一多先生对不同的听众表现出了怎样不同的感情、态度?4、那么闻一多先生预言敌人“快完了”,人民一定胜利,有什么根据?请从文中找出答案。5、“‘黎明’必然来临,但不会在等待中来临,‘我们’该去迎接黎明!”那我们该怎样去迎接黎明呢?6、从闻一多先生激烈的言辞中,你感受到了讲演者怎样的形象?7、谈谈这篇演讲的结构。整体感知
敌人:卑劣 无耻 人民:光荣 骄傲 敌人:虚弱 必败人民:强大 必胜 敌人:终将毁灭 人民:发扬传统 表达鲜明观点揭示本质规律鼓舞人民斗志爱憎强烈观点鲜明不畏强暴坚持正义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人民对敌人赞扬 激励鞭挞 揭露
为了加强作者演讲的语气,作者在行文上运用了哪些方法?(1)句式(2)人称多变(3)富有感情色彩的词
最后一次讲演PPT课件2.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