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PPT 课件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PPT课件3.pptx

PPTX   24页   下载0   2025-02-25   浏览4   收藏0   点赞0   评分-   4017字   10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0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0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PPT课件3.pptx 第1页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PPT课件3.pptx 第2页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PPT课件3.pptx 第3页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PPT课件3.pptx 第4页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PPT课件3.pptx 第5页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PPT课件3.pptx 第6页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PPT课件3.pptx 第7页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PPT课件3.pptx 第8页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PPT课件3.pptx 第9页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PPT课件3.pptx 第10页
剩余14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臧克家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优品PPT 现代著名诗人,山东省诸城人。193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烙印》。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以后又相继出版了《泥淖集》,《呜咽的去烟》,《泥土的歌》,《春风集》,《欢呼集》及《臧克家诗选》等诗集。臧 克 家作者·简介https://www.ypppt.com/ 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人物·简介 闻一多(1899~1946)——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诗人新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学者 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民主战士 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人物·简介 臧克家和闻一多  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1933年臧克家准备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印行《烙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在给我的信上说……”,这是闻一多在接到臧克家赞扬他的信后,于1944年9月11日写的回信;课文中提到的“1944年10月12日”那封信,是答复臧克家欲至联大教书的问询的。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人物·简介 给下列字词注音: 地壳 仰之弥高 兀兀穷年 校补 锲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的言行片段PPT课件3.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