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PPT 课件

清平乐PPT课件3.pptx

PPTX   16页   下载0   2025-02-25   浏览4   收藏0   点赞0   评分-   1888字   10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0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0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清平乐PPT课件3.pptx 第1页
清平乐PPT课件3.pptx 第2页
清平乐PPT课件3.pptx 第3页
清平乐PPT课件3.pptx 第4页
清平乐PPT课件3.pptx 第5页
清平乐PPT课件3.pptx 第6页
清平乐PPT课件3.pptx 第7页
清平乐PPT课件3.pptx 第8页
清平乐PPT课件3.pptx 第9页
清平乐PPT课件3.pptx 第10页
剩余6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10清平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 黄庭坚一生以“孝友忠信”为根本,抒写亲情和友情,且十分重情重谊。在他大量的诗赋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得到了体现,尤其是对母亲的情感十分深挚。宋元祐二年,刚刚提拔为起居舍人的黄庭坚,却接到了母亲病重的消息。至情至孝的黄庭坚将母亲接到了自己家中,尽心尽力的照顾着病重的母亲。常常衣不解带,甚至是亲自刷洗母亲的便桶。其母晚年病重,黄庭坚亲自熬药喂药,通宵达旦服侍。母亲病故后,他曾服丧三年不仕。黄庭坚·孝顺课前导入https://www.ypppt.com/ 黄庭坚( 1045 -- 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苏门四学士”之一。他在诗歌和书法上都取得很高的成就。其诗讲究修辞造句,追求新奇,与苏轼合称“苏黄”。书法上独树一帜,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著有《豫章先生文集》三十卷、《山谷琴趣外篇》三卷。课前预习作者简介1 徽宗崇宁二年(1103),党祸已起,蔡京立元祐党人稗,黄庭坚被除名,编管宜州。有诗题为《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诸,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这“十二月”是崇宁二年(1103)十二月,黄庭坚至崇宁童年二月才过洞庭,五、六月间方抵达广西宜州贬所。此词的内容是“惜春”,而实际是影射时局。此送春词作于贬宜州的翌年,即崇宁四年(1105)。同年九月黄庭坚便溘然长逝于宜州贬所。写作背景2 清平乐宋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zhuàn)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初读课文 清平乐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清净,寂静。没有留下春去的行踪。叫来,喊来。有谁知道春的踪迹。互换,询问。鸟婉转地鸣叫。懂得,理解。借着风势。因,凭借。古诗详解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思考: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句析:作者把春天拟人化,赋予春天以生命。表达此人强烈的留春之意,希望春天能够一直陪伴自己,以解人生之仇。因此千呼万唤地呼唤春天“归来”与词人“同往”。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句析:向黄鹂询问,但鸟语更难懂,且随风而去。一个童话般的联想,却有问无答。暗示伤春的永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永恒的烦恼。 思考:词人的思想感情变化经历了哪几个变化?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
清平乐PPT课件3.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