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
讲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
——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考查角度及解题策略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全国卷考查的重点。从命题内容上看,考查的重点有: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传统文化、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文化创新的意义等知识点。从考查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兼顾,非选择题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串联整合要求比较高,依托古今中外的各种素材切入对知识的考查,题目都突出对材料信息的准确分析和解读能力。
(
2017·
全国卷
Ⅰ
,
19
)(
2017·
全国卷
Ⅰ
,
40
)
(
2017·
全国卷
Ⅱ
,
19
)(
2017·
全国卷
Ⅱ
,
20
)
(
2017·
全国卷
Ⅲ
,
19
)(
2017·
全国卷
Ⅲ
,
38
)
(
2017·
北京卷,
41
)(
2017·
江苏卷,
20
)
(
2016·
全国卷
Ⅰ
,
19
)(
2016·
全国卷
Ⅱ
,
19
)
(
2016·
全国卷
Ⅲ
,
19
)(
2016·
全国卷
Ⅲ
,
39
)
(
2016·
北京卷,
41
)(
2016·
天津卷,
11
)
(
2016·
天津卷,
14
)(
2016·
海南卷,
25
)
(
2015·
天津卷,
14
)
2019
年高考主要会结合
“
一带一路
”
、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传承传统文化的措施和文化创新的典例等考查文化传播、文化交流、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创新等知识;结合国家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的形势,应重点关注优秀传统文化、先进健康文化对国家社会发展和对人的影响作用的知识。
分值:
4
~
16
分
1
.
图示
2
.
文化创新的途径和要求
根本
途径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要立足于社会实践
古今
(
纵向
)
批判继承、推陈出新。文化创新既是一个
“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
“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
,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既要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中外
(
横向
)
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方向
既要反对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
“
守旧主义
”
和
“
封闭主义
”
倾向,又要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
“
民族虚无主义
”
和
“
历史虚无主义
”
倾向
主体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
改革
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
第35讲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