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
讲 求索真理的历程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1.
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
2.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
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
4.
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
(
2017·
全国卷
Ⅰ
,
21
)(
2017·
全国卷
Ⅱ
,
21
)
(
2017·
全国卷
Ⅱ
,
22
)(
2017·
全国卷
Ⅲ
,
23
)
(
2017·
北京卷,
28
) (
2017·
江苏卷,
28
)
(
2017·
海南卷,
18
)(
2017·
海南卷,
19
)
(
2017·
海南卷,
22
)(
2016·
全国卷
Ⅰ
,
20
)
(
2016·
全国卷
Ⅱ
,
20
)(
2016·
全国卷
Ⅲ
,
39
)
(
2016·
天津卷,
8
)(
2016·
浙江卷,
28
)
(
2016·
江苏卷,
28
)(
2016·
江苏卷,
37
)
(
2016·
海南卷,
25
)(
2016·
上海卷,
29
)
(
2015·
全国卷
Ⅰ
,
39
)(
2015·
全国卷
Ⅱ
,
23
)
本讲试题立足于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这一主线,重点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特点、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常以漫画、名言警句等为载体考查相关知识,非选择题主要以社会热点材料为背景,综合考查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发展等知识。
在备考过程中,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及认识的过程,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考查实践的观点及真理的相关知识。
分值:
4
~
16
分
考点一 实践和认识
1
.
实践的概念及特征
(
1
)
实践的含义
:
实践是人们改造
客观世界
的
物质
活动
。
①
凡是实践
,
都是以
人
为主体
、
以
客观事物
为对象的
物质性
活动
。
②
实践是一种
直接现实性
活动
,
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
(
2
)
实践的特征
:
实践具有
客观物质性
、
能动性和
社会历史性
三个特征
。
2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1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①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
能动
的反映
,
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
、
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
。
②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
实践
的产物
。
(
2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
认识产生于
实践
的需要
。
②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
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
促进了人类
认识
的发展
。
③
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
(
3
)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①
实践处于
主观
和
客观
的交汇点上
。
②
通过实践
,
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
观念
的存在变为
现实
的存
第47讲求索真理的历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