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信息工程先进技术译丛
人体区域通信———
信道建模,
通信系统及EMC
JianqingWang
QiongWang
著
刘凯明 佘春东 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首先介绍了在人体区域通信的各个可用频段上,人体的基本电磁
特性以及对这些特性建模的方法,接下来介绍了用于人体信道建模的典型
分析方法。基于这些基础知识,本书重点对3个主要领域的内容进行了介
绍:人体信道建模、调制/解调性能分析和电磁兼容问题。全书沿着从理论
到实践的脉络,从最基本的物理规律介绍开始,再到对有用的数学模型的
介绍,最后是对实际应用问题的考虑和分析。
译 者 序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无线通信所关注的焦
点也逐渐从传递信息扩展到人类自身。继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域网之后,
无线通信技术终于进入这个与人类个体联系最紧密的区域———体域网(BodyArea
Network,BAN)。
体域网近年来已经成为无线通信领域新的关注热点。一方面由于全球人口老龄
化趋势不断加剧,使得人们对新的医疗、保健手段的需求日趋迫切,其中涉及病理
诊断、生理监测、慢性病治疗、疾病预防、残障辅助等诸多方面;另一方面,人们
希望自身感知世界的末梢不断扩展和延伸、获取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由此诞生出
许多围绕人体自身的诸如娱乐、商务、安全、辅助增强等应用需求。此外,体域网
在军事领域也极具应用前景。
体域网的发展与应用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体域网实际上是涉及电磁理
论、通信理论、生物医学理论的交叉学科,其中很多问题都需要建立新的模型、发
展新的方法来研究解决;其次,电磁信号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的规律还存在
许多未知问题,这关系到人体的安全与器件稳定性,这方面的认知还有待进一步深
入;最后,在数据的可靠传输、器件的小型化与低功耗设计等方面,将面临新的、
更高的要求,实现难度巨大。
本书的一大特色在于,不仅涵盖了物理电磁学理论以及通信理论,还涉及了生
物学理论。全书沿着从理论到实践的脉络,从最基本的物理规律介绍开始,再到对
有用的数学模型的介绍,最后是对实际应用问题的考虑和分析。书中的内容来源于
作者对自己及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总结,同时这些内容已经在作者的教学工作中使
用过并经过了不断完善。
全书共分为8章,第1章对人体区域通信的概念、应用领域、工作频段以及国
际标准等内容进行了介绍。第2~3章分别介绍了人体的电磁特性和电磁学领域常
用的几种数值分析方法,这些内容为人体区域
人体区域通信——信道建模,通信系统及EMC.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