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PPT 课件

赤壁PPT课件2.pptx

PPTX   15页   下载0   2025-02-28   浏览4   收藏0   点赞0   评分-   2061字   10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0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0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赤壁PPT课件2.pptx 第1页
赤壁PPT课件2.pptx 第2页
赤壁PPT课件2.pptx 第3页
赤壁PPT课件2.pptx 第4页
赤壁PPT课件2.pptx 第5页
赤壁PPT课件2.pptx 第6页
赤壁PPT课件2.pptx 第7页
赤壁PPT课件2.pptx 第8页
赤壁PPT课件2.pptx 第9页
赤壁PPT课件2.pptx 第10页
剩余5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赤壁》语文(人教版)八年级 上册《诗词五首》优品PPT 新课导入赤壁,是个地名,赤壁这个地方为人们所熟知是因为三国时期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恶战,这场恶战是--赤壁之战,(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作者杜牧对发生于几百年前的赤壁之战的评论。https://www.ypppt.com/ 学习目标1.诵读不同体裁的诗歌,体会它们不同的韵律特点。2.结合诗人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3.初步学习品析诗歌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作者介绍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写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有感而作。 读一读jǐxiāo折戟( ) 销( ) 雀铜què( ) 初读感知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义,并将不懂之处画出来。原文: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东风:指火烧赤壁事。铜雀:台名,曹操所建,上居姬妾歌伎,是曹操暮年行乐处。二乔:指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都是东吴美女,大乔是孙策(孙权兄)之妻,小乔是周瑜之妻。注释: 这是一支深埋泥沙的断戟,虽历时久远,但并未完全锈蚀,我拿起来把它磨光洗净,认出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译文: 初读感知原文: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销:销蚀。将:拿起。磨洗:磨光洗净。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注释: 初读感知译文: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初读感知 精读品味1.诗人为什么要从不起眼的“折戟”写起? 【合作交流】这是托物起兴的表现手法,这支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先写它能很自然地引起后面对历史的咏叹,由此点出此地曾有过的历史风云。为后两句论史抒怀作铺垫。2. 如何评析最后两句议论?这两
赤壁PPT课件2.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