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优品PPT第1课时
导入新课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他为了效忠先帝刘备知遇之恩,辅佐后主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他却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https://www.ypppt.com/
朗读下面的两组文字,体会诸葛亮写家书时的身体状况以及对儿子的情感。建兴十二年,亮出武功(地名),与兄瑾书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嫌其大器早成,难以担当重任。重器,比喻能任大事的人)其年(建兴十二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患有疾病,八月就去世。写此信时已重病在身,生命垂危,但对儿子诸葛瞻牵肠挂肚。以诸葛亮的才学与智慧,他既然“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那么,他给八岁儿子写信,一定会思虑周详。
读准家书诸葛瞻当时尽管“聪慧可爱”,但还年幼,请同学们帮诸葛瞻准确读家书。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
1.正音,朗读节奏。字音:淫( )慢 险躁( )节奏:夫 学 须 静 也,才 须 学 也 非 学 无 以 广 才,非 志 无 以 成 学 年 与 时 驰,意 与 日 去 yín zào/ / / / // /
2. 注意语气。⑴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读得顺畅。⑵ 小组互读,揣摩语气,读出韵味。用担忧的语气读,要读出不能陪伴孩子成长的无奈。用劝诫的语气读,语气语调要表现父亲的冷静与智慧。用期望的语气读,语气要热切,热切中有期盼,期盼中有警示。(3) 学生个人展示朗读,师生点评。
读懂家书在古代,家书是相隔两地的亲人间沟通的主要方式。家书的字里行间既包含着浓浓的亲情,又凝聚了做人、处事的智慧。诸葛亮的智慧体现在什么地方?(1)诸葛亮的智慧体现在:他期待八岁小儿将来成为谦谦君子,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他还告诉儿子,君子的行为操守就是以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这就叫宁静、节俭可以修身养性。
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家训箴言:“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2)诸葛亮的智慧体现在:他劝诫儿子,要永远保持学习力,才能不断增长才干。而学习的态度是要保持内心的宁静,这样才能专心致志。比较读,体会虚词“夫”和两个“也”字之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学须静,才须学。
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引发对才与学、静的关系的议论。中间的“也”,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如果去掉,说教的意味就很浓,甚至还有命令
诫子书PPT课件5.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