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PPT 课件

春秋战国的纷争PPT课件.pptx

PPTX   26页   下载0   2025-02-28   浏览5   收藏0   点赞0   评分-   1933字   10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10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10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春秋战国的纷争PPT课件.pptx 第1页
春秋战国的纷争PPT课件.pptx 第2页
春秋战国的纷争PPT课件.pptx 第3页
春秋战国的纷争PPT课件.pptx 第4页
春秋战国的纷争PPT课件.pptx 第5页
春秋战国的纷争PPT课件.pptx 第6页
春秋战国的纷争PPT课件.pptx 第7页
春秋战国的纷争PPT课件.pptx 第8页
春秋战国的纷争PPT课件.pptx 第9页
春秋战国的纷争PPT课件.pptx 第10页
剩余16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春秋战国的纷争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中国历史上继西周之后的朝代,诸侯拥立原先被废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延续周朝,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以别于西周。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称为春秋时代;东周的后半期,周天子名存实亡,各诸侯相互征伐,称为战国时代。 公元前770年~476年公元前475年~221年 本课重难点桓公称霸城濮之战长平之战分组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春秋的由来 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四十三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余次。春秋时期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齐桓公称霸齐桓公在位期间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齐国逐渐强盛。桓公于前681年在甄召集四国诸侯会盟,齐桓公是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 宋襄公试图效法齐桓公,以抵抗楚国进攻为名,再次大会诸侯以成为霸主,楚军列阵完毕后发起攻击,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中箭,次年因伤重而死。宋楚之争 晋文公改革政治,友好秦国,在诸侯中威信很高。周襄王二十年(前633年),楚军包围宋国都城商丘。次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在城濮之战大败楚军,然后会盟于践土,成为中原霸主。践土之盟 楚庄王改革内政,平息暴乱,改革军制,国力更为强大,竟陈兵周郊,向周定王的使者询问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宝器—九鼎的大小轻重,意在灭周自立,此即“问鼎”一词的来源。问鼎中原 前403年周威烈王册立韩赵魏三家为侯国,即为资治通鉴中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点。三家分晋 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兼并统一战争做了先期准备。春秋争霸的历史意义 分小组讨论1春秋争霸的历史原因2春秋五霸的称霸原由3城濮之战的历史意义 从周元王元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的二百五十五年中,有大小战争二百三十次。西汉的刘向,将这段历史编成一本书,并取名《战国策》,从此,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战国时期。战国的由来 齐楚燕韩赵魏秦 战国时期,铁器开始出现与使用
春秋战国的纷争PPT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