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
55
讲 寻觅社会的真谛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1.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3.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4.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5.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
2017·
全国卷
Ⅰ
,
40
)(
2017·
全国卷
Ⅲ
,
20
)
(
2017·
全国卷
Ⅲ
,
21
)(
2017·
天津卷,
11
)
(
2017·
江苏卷,
32
)(
2017·
江苏卷,
33
)
(
2017·
海南卷,
3
)(
2017·
海南卷,
20
)
(
2016·
全国卷
Ⅰ
,
22
)(
2016·
全国卷
Ⅲ
,
20
)
(
2016·
全国卷
Ⅲ
,
22
)(
2016·
浙江卷,
30
)
(
2016·
江苏卷,
31
)(
2016·
江苏卷,
32
)
(
2015·
全国卷
Ⅰ
,
16
)(
2015·
全国卷
Ⅱ
,
19
)
(
2015·
浙江卷,
40
)(
2015·
海南卷,
25
)
(
2015·
天津卷,
12
)(
2015·
江苏卷,
34
)
(
2015·
安徽卷,
39
)
本讲试题常以文化习俗、体制改革、国家重大举措等为背景材料,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形式,侧重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发展规律、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等知识。试题贴近社会生活实际,反映时政热点,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
在备考过程中,要结合各种民生措施、各种政策观念的贯彻等背景材料,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发展规律等知识;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知识,分析我国各个领域重大改革措施;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上的创造者的知识分析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哲学依据。
分值:
4
~
16
分
考点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
.
内涵
(
1
)
社会存在
:
社会生活的
物质
方面
,
最主要
、
最根本的内容是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
(
2
)
社会意识
:
社会生活的
精神
方面
,
是人类社会中各种
精神生活现象
的总称
。
2
.
关系
(
1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社会意识是
社会存在
的反映
。
社会存在的变化
、
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
发展
。
(
2
)
社会意识具有
相对独立性
。
①
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
,
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
、
发展
。
②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
反作用
。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
阻碍
作用
,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
推动
作用
第55讲 寻觅社会的真谛.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