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优品PPT
走近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合成“小李杜”。https://www.ypppt.com/
峨眉山月歌
美丽的峨眉山
初读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羌(qiāng)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 李白 细读
想一想 古诗28字中,有5个地名,你能找出来吗?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半轮——半边、半个影——月影 流——流动夜发——夜晚出发 向—驶向下——顺流而下、前往君——作者的友人
了解诗意秋高气爽,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江水,又伴随着“我”顺流而下。诗人乘船连夜从清溪驿出发, 向三峡驶去。(诗人)想念友人却又见不到,只能怀着依依惜别的情思,顺江前往渝州。
想意境,悟诗情 一个年轻人,初离故土,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想一想,说一说有人说“月”是此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 同意。本文的诗眼是“思”。 “月” 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诱导物。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及,如同思友之情。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更加深沉。
本诗的章法0102写景(一、二句)——描写峨眉山的美丽景色。抒情(三、四句)——抒写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想一想诗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1.热爱大自然的浪漫情操。2.对故地(四川)的恋恋不舍之情。3.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初离四川时所作。诗的意境清新,语言浅近,音韵流畅,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主旨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
古典诗歌的意象
1、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思念)(1)柳。 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
峨眉山月歌PPT课件2.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