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提升(十六)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60分)
1.《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是毛泽东同志在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写下的著名词篇,其中有一句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下列与这一词句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
①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②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③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
C
解析
:引文表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①体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②③体现了劳动人民才是英雄的意思,表达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对人民的关怀、推崇,适合题意;④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不适合题意。
2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基本定型,形成了现在百家争鸣的景象。但是浏览书法艺术发展的过程,可以发现“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志”。这说明( )
①社会意识具有决定性 ②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 ③社会意识具有时代性 ④社会意识具有导向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
本题以书法艺术发展的过程为背景,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不同时代的人在书法上有不同的特点和倾向,这说明社会意识具有时代性和导向性。观点①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错误的,观点②材料没有体现出来。采用排除法,正确答案应选D项。
答案:
D
3.从农业免税到个税调整,从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到基本保障制度的全民覆盖,从最低的工资标准的持续提升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加快建设等,收入分配改革已在路上。下列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收入分配改革体现了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同生产力发展总是同步的 ④收入分配改革体现了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4
当前,拥有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我国正在迈向汽车社会。汽车社会的来临呼唤“汽车道德”——如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酒驾等。从唯物史观看,“汽车道德”的出现体现了( )
A.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B.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汽车道德”的出现是由汽车社会的社会存在决定的,故选C项;A项中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不符合题目唯物史观的选择要求;B、D两项都在强
2017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检测提升)必修4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单元检测提升(十六).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