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2
讲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1.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2017·
全国卷
Ⅰ
,
20
)(
2017·
江苏卷,
29
)
(
2017·
江苏卷,
31
)(
2016·
全国卷
Ⅰ
,
21
)
(
2016·
全国卷
Ⅰ
,
23
)(
2016·
全国卷
Ⅱ
,
39
)
(
2016·
天津卷,
7
)(
2016·
浙江卷,
27
)
(
2016·
浙江卷,
40
)(
2016·
江苏卷,
29
)
(
2016·
江苏卷,
34
)(
2016·
海南卷,
21
)
(
2015·
浙江卷,
30
)(
2015·
江苏卷,
28
)
本讲是历年来高考的重中之重。试题多以漫画、名人名言和时政热点为载体,考查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矛盾分析法等知识。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意区分易混知识点,如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明确矛盾观的各个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值:
4
~
16
分
考点一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1
.
矛盾的含义及属性
(
1
)
含义
: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
矛盾就是
对立统一
。
(
2
)
基本属性
:
同一
性和
斗争
性
,
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
相反相成
的两种基本属性
。
2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
1
)
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
,
是矛盾双方
相互吸引
的属性和趋势
。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
:
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
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
双方共处于一个
统一体
中
;
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
即相互渗透
、
相互包含
,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相互转化
。
(
2
)
矛盾的斗争性
①
含义
: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
相互排斥
的属性
。
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
②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a
.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
前提
。
b.
斗争性
寓于
同一性
中
,
并为
同一性
所制约
。
3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1
)
矛盾的普遍性
①
原理
:
矛盾的普遍性
,
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
即
事事
有矛盾
;
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
即
时时
有矛盾
。
②
方法论要求
:
在任何时候
,
对任何事物都要
承认
矛盾
,
分析
矛盾
,
勇于
揭露
矛盾
,
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
(
2
)
矛盾的特殊性
①
原理
:
矛盾的特殊性
,
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
第52讲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