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讲 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
——文化的作用的考查角度及解题策略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命题趋势
试题通常以人们日常文化生活中的现象和社会文化热点为背景材料进行考查,考查跨度较大,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作用都可以在此出现。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兼有考查。选择题以体现类、引言引文类试题居多;非选择题以意义作用类、措施类试题居多。
(2017·全国卷
Ⅱ
,39)(2017·江苏卷,34)
(2016·全国卷
Ⅱ
,39)(2016·江苏卷,19)
(2016·江苏卷,20)(2016·浙江卷,34)
(2015·安徽卷,38)(2015·安徽卷,8)
2019年高考会根据名人名言、某项文化活动或文化建设的典型事例来设置情景,突出考查文化对社会(特别是文化对经济)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体现试题的文化引领作用和价值导向。
分值:4~16分
1
.从文化对不同主体的作用角度看
2
.从文化的性质看
3
.文化的作用在文化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1)民族文化: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要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的作用。
(3)中华文化:中华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4)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角度一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判断及运用
此知识点通常是以古今中外的文化活动及文化现象
第31讲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