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考点展示]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和影响;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创新及其意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正确理解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过程和理论创新的意义
认识过程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业快速发展。面对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发挥市场作用的事实,我们党提出
“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
。这打破了我国过去由计划一统天下的局面
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党的十二大以后,商品经济在我国发展起来,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我国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入城市。在党的十三大上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经济运行模式,要求实现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统一。这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彻底突破了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框架
理论创新的意义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明确指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消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典例1
(2016·海南高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好像一谈计划就是社会主义,这也是不对的,日本就有一个企划厅嘛,美国也有计划嘛。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分析邓小平上述观点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意义。
答案
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消除了把计划和市场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肯定市场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突破了把计划与市场对立起来的观念,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解析
本题要抓住材料中邓小平的核心观点:一是计划和市场都可以用,一是市场经济资本主
选修2 专题五.docx